九游网页版入口-美联储投资骗局被揭发,已有超OP人被骗!!
来源:综合天天说钱(liuxb0929)、华尔街见闻、占豪(zhanhao668)等
昨天上午,一个大消息破空而来:美联储不仅可能加息,还有可能“缩表”!据报道:
Bullard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承认,他九游网页版对利率前景的看法已经改变。
特朗普当选后美国国债收益率大涨,连此前有强烈鸽派倾向的圣路易斯联储主席James Bullard也改变看法,认为明年需要加息一次,而且明年美联储应该开始郑重考虑缩减资产负债表。
促使Bullard转变的关键是特朗普当选以来美国债市借款成本变化。他九游官网周五说,预计通胀预期回升有一半原因要归结为债券收益率走高、价格走低,另一半原因是预计实际利率走高、实际回报会增加。
Bullard还说,具体加息时点并非至关重要,如果推行政策得当,美国有可能走上年度GDP持续增长3%-4%的道路。但任何变化都需要时间显现,不可能明年经济就会大有改观。
在Bullard发表上述言论以前,本周四美联储会议刚刚宣布一年来首次加息、十年来第二次加息。与以往一样,美联储会后声明仍强调未来将缓慢加息。声明称,货币环境仍非常宽松,将推动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强劲一些、通胀朝着2%目标前进。
声明中美联储提到劳动力市场将“强劲一些”,而不是“改善”,表明联储决策者预计改善空间较为有限。但同时公布的联储官员预测加息点阵图显示,官员预计明年加息会三次,比今年9月上次公布的点阵图预测次数多一次。
华尔街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比预期更偏鹰派,加息三次的预期意味着,明年3月可能就会迎来再一次加息。
和Bullard一样,美联储主席耶伦也在周四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了压缩资产负债表的问题。她当时说,尚未决定何时缩减资产负债表,缩减的时间没有硬性规定,一直都打算开始行动,缩减将耗时数年之久。
耶伦称加息预期改变为“微调”,表示基于市场的通胀仍处低位,将谨慎观察实际和预期的通胀走向。她说,此次发布的美联储经济预期和今年9月公布的预期非常接近,预计目前的经济状况下只能循序渐进加息。
很多读者可能看不太懂,我尽量用比较准确、简单的语言翻译给大家。
美联储是美国的央行,央行的职责是制定货币政策,通过一系列工具管理通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联储实施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降息,也就是降低美元的价格,让大家愿意借钱,敢于借钱;第二类是印钞票,增加市场上的美元,让债务危机中的企业、个人容易借到钱。
美联储“印钞”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向美国政府购买国债,其实就是借钱给美国政府,让政府加大投资;第二种是购买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主要是MBS,也就是金融机构的“房贷资产包”),相当于借钱给金融机构。
美联储通过上述方式投放的是基础货币,会通过货币乘数放大。比如美联储某个月购买了500亿美元国债和500亿美元的MBS,则增加了1000亿基础货币,如果当时货币乘数是4,则市场中理论上可以增加4000亿美元的广义货币。
那么反过来,当经济好转,进入加息周期的时候,美联储也同样有两种方式收回流动性。一是加息,二是卖出手里的国债和MBS;前者可以理解为在“质”上出招,后者可以理解为在“量”上出招。
美联储卖出国债和MBS,就是所谓的“缩表”(收缩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等于从市场里拿走了美元,留下了国债和MBS。这些美元收回之后,市场里就少了基础货币,广义货币M2会大幅减少。其作用类似中国的中期借贷便利、逆回购到期,也类似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但美联储说了:“(近期的)这些操作并不代表货币政策的改变,也不能被当做未来货币政策立场作出任何变更的时点的参考”。可关键问题是,美联储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出售国债和MBS,而不是购买呢?
所以,否认是不管用的。美联储事实上就是在试探各方反应,所以金额非常小,非常慎重。从长期看,在金融危机时代迅速扩张的货币,必须被收回到“潘多拉”的盒子里。
市场是敏感的。美联储这个动作一出,美元指数立即变得强硬起来,黄金的腿就有点发软,在美联储小试“缩表”牛刀的同时,几位地方联储官员相继发表支持近期加息的鹰派观点。
如果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双管齐下,则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对中国来说,人民币汇率,以及楼市、股市等资产价格,都将受到新的考验。在美联储加息加缩表的冲击下,人民币可能被迫加息。
说白了,当美联储收紧流动性,美元就“变少”、“变贵”了,全球资本会加速回流美国,这对于新兴经济体的楼市、股市来说,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所谓缩表,就是将资产负债表缩小。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九游网页版入口现在拥有的总资产是10万美元,总负债是9.9万美元,那么你的净资产就是1000美元。现在你要进行缩表,你可以卖出5万美元资产,然后把这些卖出资产得到的现金冲抵你的负债。如此一来,你就剩下5万美元的总资产,4.9万美元的总负债,净资产不变。
美联储缩表大致也是这么个意思。美联储的资产主要有国外资产、国内资产和规模不大的其它资产,其中国外资产主要包括黄金、其它国家货币和SDR,国内资产主要是美联储持有的国内有价证券和一些信贷资产。美联储的负债就是发行货币--也就是市场上流通的美元。这也就是说,美联储的缩表是要卖出国内资产,然后收回市场上流通的美元。放在央行的职能上,就实际就是货币紧缩的一种调控措施。
了解了什么叫央行的“缩表”,我们就应该知道,美联储作为美国央行,当其扩表时就是美元货币的扩张,当其缩表时就是美元货币的收缩。相比加息,缩表的货币收缩力量更强大,市场影响更深远。
这个原理也很简单,加息和降息毕竟都是政策手段,政策手段调整是相对较为容易的。缩表则是调整到了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不是一两天增上去的,更不可能一两天减下来,一旦确立缩表那么其持续时间就会更长,影响范围和持续周期都会更大、更长。所以,一般情况下央行是不太会动到资产负债表的,一旦动资产负债表就是不得了的大事。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美联储资产有过两轮的短时间高增长,一轮是1929年的大萧条,那一轮危机后美国通过快速的货币扩张来提升其财政刺激能力,通过财政政策来推动投资增长,从而维持了其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些产能后来被输送到了二战的战场上,其它国家打烂了,美国经济好转了。二战结束后,由于其它国家的工业能力受到重创,美国本土工业能力经历二战后反而增强了。二战后,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占GDP的比例是不断下降的,到1970年代到5%附近相对稳了下来。这种稳定状态一直维持到2007年次贷危机,危机发生后美国开始将私营部门的负债转为政府负债和美联储的额资产,同时采取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于是美联储资产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如今占GDP差不多20%。
那么,美联储为何此时要考虑“缩表”?其意图是什么?会真的采取缩表措施吗?如果美联储真要缩表,对世界经济又有什么影响?
一、美联储资产占GDP比例长期维持高位有造成货币反噬的风险。
所谓货币反噬,就是这么巨大的流动性,一旦资本市场崩塌,危机再现,其结果必然是恶性通胀,不受控的恶性通胀。真到那时,美元的信誉体系将崩溃。美元货币霸权是美国长期强大的重要基础之一,所以美国一直对这一风险存在担心。
二、制造货币紧缩预期,刺激美元回流。
美联储过去两三年一直都在制造加息预期,其小幅、缓慢加息本身也是在制造紧缩预期,制造紧缩预期的目的是通过制造美元货币紧缩预期来推动强势美元,并以此来吸引国际上的美元流动性回流美国市场投资,从而刺激美国经济增长。然而,问题在于,美国经济本身缺乏新的增长点,这使得美国经济看似虽然稳健,但可投资的地方却并不多。美股很高、美国房价也不低,美国的科技能力虽然很强,但无论是新能源、3D打印或其它技术,没有一个可以承载足够大的规模投资以吸引满足美国经济增长需求的国际市场上的美元流动性。
三、等待他国失误,通过货币手段将内部经济问题外部解决。
央行要进行缩表操作,一定需要在合适的条件和时机下。什么样的条件和时机才可以进行缩表?经济可持续增长非常强劲,央行需要通过宏观调控来避免经济过热,同时央行也需要借助这样的经济周期来调整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以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为将来经济不好时扩表做准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宏观经济可持续增长能力不强,采取缩表的措施和经济自杀差不多。所以,我们看到,基本上极少看到央行玩这种游戏的。
在这种背景下,测试“缩表”除了进一步制造紧缩预期吸引美元回流外,就是在试探性地等待内部危机外部解决的战略机遇。
四、用预期推动他国危机,准备低价收他国资产。
美联储所制造的紧缩预期,本质上就是要吸引国际上的美元流动性,这样可以解决美国自身的经济增长问题,但其它国家则会因为资本外流而陷入经济危机。譬如,这两年因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以巴西为首的拉美国家大多都出现了经济危机。危机过后,这些国家无疑会出现大量廉价资产,到那时美国的资本就会快速吃掉这些廉价资产,然后再用美国市场推动这些资产升值。这种模式,如果出现在欧盟、中国或日本,那利益才大,拉美穷乡僻壤经济规模太小,不足以满足美国。
因此,对全世界来说,现在该是和中国一起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时候了,大家利用中国这个超级工业平台抱团取暖,以向基础设施不够发达的国家输送基础建设来换取更多投资和贸易机会,换取未来的可持续增长,对冲美元紧缩的预期。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度过这个人为制造的“寒冬”!
投资早餐
只提供新鲜、有营养的理财资讯,及专业实用的投资建议!文字、语音、视频三位一体,简单、方便、有用。快,关注投资早餐!!
微信号:tzzc365
评论留言